被害人在路上可能因為肇事者的分心或闖紅燈等,而發生車禍。那車禍後,被害人可以向肇事者請求什麼呢,又該注意什麼呢。就由律師來分享實務經驗,告訴你能請求什麼款項,每個款項要注意的點有什麼,別讓能請求的款項從你的手中白白溜走了。
一、 車禍後,請求賠償的流程。
1.車禍發生,先報警!
當車禍發生,應留在現場並馬上報警,當員警到現場紀錄車禍所發生的經過後,會給予當事人「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」(登記聯單同時也是事後申請強制險的重要文件,需要好好保存),上面會記載雙方的連絡資訊、車牌號、時間等,以利嗣後聯絡對方。
在實務上很常發生雙方當事人覺得只有輕微碰傷,沒有報警,只有在當下付一筆錢就和解了(私底下的和解並沒有法律效力)。但在嗣後,卻被威脅要付一大筆錢,否則要跟檢方提出告訴,說你肇事逃逸(所以請先留下對方的電話號碼,藉以作為證據)。
2.申請車禍相關資料:
(1)申請事故現場圖、照片:可在車禍發生7天後向警方申請,若肇事方是某家貨運公司的司機,我們就可以藉由照片知道他是哪家公司了,律師可藉由這個證據,幫你向貨運公司請求連帶賠償。
(2)初判表:在車禍後30天後,可網路申請,輸入「內政部警政署交通事故資料申請系統」。此初判表只是警方根據當下的狀況作的判斷,並沒有法律上的效力。
(3)車禍鑑定報告:若車禍的當事人對初判表不服,可以自費3000元向車鑑會(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)申請鑑定,若再不服可以提覆議自費2000元,又再不服可以申請學術鑑定(目前有警大、交大、成大及逢甲大學可以申請)。
3.申請調解:
當傷勢處理好及資料申請完成,可向鄉鎮市公所申請調解或向法院申請,在這裡要注意,常有民眾透過私底下的和解來談和解金額、不提告或撤告的條件,但這裡要提醒民眾,私底下的和解不具有法律效力,建 議當事人,可諮詢律師,和解契約該如何擬或有什麼事項該列上去,別讓自己的和解契約白談了。
4.調解破局或成功:
順利的話,就是雙方對和解金額都很滿意,但一樣要提醒,民眾私下的和解契約,沒有法律效力,所以真的建議先詢問律師,千萬要保護自己啊!
若調解破局的話,僅能走訴訟程序,此時建議受傷的一方要在6個月內提過失傷害刑事訴訟,但車禍常見的是兩方都受傷所以兩方都可以提告。那麼如果都沒有人受傷的話,要在車禍發生的2年內提起民事訴訟(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訴)。
進到訴訟後可以請求什麼款項呢,請往下看。
二、 實際支出的費用
(一) 醫療費用:
醫療費用係指看診費、住院費、掛號費、急診費、手術費、藥品費及檢驗費,由醫院或中醫所開立之單據,須由主治醫生簽證!
(二) 交通費:
為了回診、復健因此固定要往返醫院所支出之費用。例如:計程車費或油資。請把發票保存好,訴訟上常因無法拿出發票,而法官判無法請求!
(三) 看護費:
就診後,若醫師認為因車禍所導致的受傷情形,需要有轉人照顧,可向肇事者請求該費用。但要注意的是,需有醫生開立之診斷證明(在診斷書上醫師的囑言欄會註記,治療期間是否需住院,住院日數以及療養方法與時間並作詳確之估計)。
(四) 車輛修理費:指車禍後因車輛有毀損而送去維修,車行皆會開立收據,請保留好這個收據,否則僅憑口頭請求,法官不會准予請求。此時建議民眾注意車行是否有將工資費及零件費分開來列,將來在求償時,較容易分辨款項。
(五) 其他費用:復健器材、未來復健費用或醫生醫囑必要之營養品。
三、 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的薪資賠償
(一) 薪資(不能工作之損失):
- 1.因車禍而導致原告這段期間無法工作,休息的這段期間,可向被告求償。或嗣後出院要回醫院回診及復健,因而請假也可向被告求償。 (還是要再提醒,請假證明及醫生所開立之診斷證明書請保留好)
- 2.計算方式:以原告被害前6個月至1年之平均薪資,乘以接受治療不能工作之期間,計算此部分損害金額。
例如:原告2022年平均薪資為四萬,然後醫師診斷書上評估需休息2個月,那原告就可向被告請求這2個月因不能工作之損失,8萬元。
- 3.原告應提出的證據:薪資證明資料(例如:個人年度扣繳憑單或薪資轉帳證明或勞保投保薪資等資料等)。若是待業中或找工作途中發生車禍的被害人,可參照受害人之勞工保險最低投保工資、勞基法規定 之基本工資辦理。
(二)勞動力減損:
車禍導致有後遺症或永久性的傷害,如不能久站、行走、提重物、等以致工作困難的情形,稱為勞動力減損,會影響到被害人工作、未來收入。發生這樣的情況時,可以在求償時向法院聲請至醫療機關鑑定,取得勞動力減損比例報告再進行求償。
四、 精神慰撫金
因為車禍事故導致受傷或死亡的情形,會對被害人及家屬造成精神上痛苦,被害人可以請求加害人賠償,至於賠償金額的高低,法官主要會取決於傷勢的嚴重程度、雙方的經濟能力、社會地位及學歷等綜合因素進行考量,若您不清楚合理的請求金額是多少,或想爭取較高的賠償金額,都建議您盡速向專業律師進行諮詢。
五、 結語
在車禍後,是不是感到很無助,不知道自己能夠主張的權利有什麼。歡迎諮詢法律手牽手團隊將竭誠提供協助。若您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分享喔!